我的账户
九台新媒体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九台新媒体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九台新媒体公众号

九台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8岁高考取得760分,智商高过爱因斯坦的陶哲轩,现在能有多厉害?

2023-03-02 发布于 九台新媒体
北京国丹医院

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,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。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,去学习。——爱因斯坦

这个世上确实有“天才”,但是天才也不是一蹴就成的,也是需要靠后天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。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,天才就是这样,只有每天不停地学习,才能成为天才。

天才少年的成长史

陶哲轩,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,父母都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,婚后两人便来到澳大利亚发展了。陶哲轩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,当他才只有两岁时,他就懂得用数字卡片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了。父母发现了他在数学这一方面的突出,便开始带他去早教班培养数学能力。确实,当其他小朋友还算不清最简单的加减法时,陶哲轩对于一些口算题已经能做到不用笔计算都能算出答案了。

到了三岁的时候,父母认为以陶哲轩的智商可以直接略过幼儿园直接读小学了,便把他送到一所私立学校。尽管他的智商明显高于那些比他大的孩子,但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远远跟不上,他不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。

随后,父母便把他接回家了。本以为会送他到幼儿园,但是父母认为送到幼儿园就是浪费他的时间,于是在家给他请了家庭教师一对一教学。在两年的时间里,陶哲轩学完了小学的所有课程。

到了五岁时,父母把他送到一所公立学校读书。并和学校商量让他直接跳到三年级,为的就是让他能够和人多交流多接触,还有就是不影响他的数学。然后他的数学课是到六年级去上。一年后,学校的进度已经跟不上他了,陶哲轩的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强了。父母便只好到初中找到校长能否破格让他进去学习。

年仅7岁的陶哲轩升了初中,他平时除了正常课程外还自学了微积分,更是利用课余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弗林德斯大学学习数学。他更是代表学校参加了多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,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分别获得了金牌、银牌、铜牌。

到了8岁时,陶哲轩连续升到高三。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,他竟然考出了760(满分800)的高分,这令所有人都十分诧异,因为这才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。

智商高于爱因斯坦

高考结束后,陶哲轩被弗林德斯大学录取,但是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,与那些大学生显得格格不入。加上大学期间需要住校,陶哲轩的生活自理能力似乎有点欠缺,母亲也放不下他一个人去学校独立生活。便和学校申请是否可以不住宿,每天来回。

之后,陶哲轩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里,周末利用自己的特长去当家教挣点外快。陶哲轩说自己是个小大人了,要开始赚钱养家了,父母看他这么懂事十分的欣慰。

很快,陶哲轩从弗林德斯大学理科专业毕业了。之后,他又继续深造考取了硕士学位。后来他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,经过四年的学习,他又获得了博士学位。对于陶哲轩来说,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有一次,陶哲轩的父母在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时向他们取经,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。但是父母比较谦虚地说是他从小就爱学习,比较自觉。经朋友介绍,父母带着陶哲轩来医院做智力检测。出结果的时候,连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,他的智商竟然比爱因斯坦还高,这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
这个结果并没有让陶哲轩骄傲自大,他还是同之前一样正常生活。尽管他的高智商和他的强能力给他带来了不少名气,但是平日里的陶哲轩比之前更低调了。之后,24岁的陶哲轩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正式聘为教授。

同学们说,陶哲轩平日上课幽默风趣,经常会教到他们不同的解题思路,他们学起来也得心应手。而且陶哲轩十分有耐心,他的课从来没有学生缺席,甚至还有其他班的学生为了听他的课,搬着小板凳坐在了最后排听着。

做着伟大而又平凡的事

之后,陶哲轩一边在学校任教,一边研究偏微分方程、组合数学和解析数学等,在十多个重要的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在他31岁时,他更是获得了菲尔茨奖,接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颁奖,这份荣誉是至高无上甚至无人能及的。

在2007年的时候,陶哲轩和其他科研人员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,此项技术的提出,在地质勘探和无线通信的领域起了重大的作用,这还被美国《技术评论》杂志评为2007年度“十大突破性技术”。

2009的时候,陶哲轩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,他当时是以“丘成桐中学数学奖”总决赛的面试主考官的身份回国的。接下来,他还在清华大学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,把自己的所学所看一一分享给了大家。陶哲轩说:“我虽然是澳大利亚的国籍,但是当我刚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,我就觉得十分的亲切,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家乡,你们就好像我许久不见的亲人。”

陶哲轩回到澳大利亚后,开始写起了博客。在原本忙碌的工作和科研中挤出时间来,他要把自己的科研过程全部仔仔细细的写下来和同行分享,还有给学弟学妹们作参考。他还将自己觉得分量不够的论文思考结果直接提出来,让其他人帮他提意见做修改。他不仅帮助了别人,他十分谦虚的接受别人的批评。

之后,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陶哲轩遇见了他的韩裔妻子劳拉,她是在美国航天总署担任了工程师一职。在一次聊天中,陶哲轩得知她原来是自己的校友,两人只相差了三岁,这是何等的缘分。

婚后,如今妻子也和他一起写起了博客,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也算是对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。

陶哲轩是伟大的,他头上的光环加上他对科研所做出的贡献。但是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,做着一些平凡的事情。自己现在的成就,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得来的。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九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九台新媒体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九台新媒体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九台新媒体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九台新媒体 X1.0@ 2015-2020